2020年7月28日,据“今日印度”媒体报道:在针对打压中国APP后,印度政府正考虑对370多种中国商品实施进口限制。
这是继今年4月份,印度宣布10月1日起针对照明、键盘、蓝牙耳机、USB外部硬盘驱动器、电磁炉、电饭煲等12大项产品实施BIS强制认证查验后,又一次扩大产品强制认证检验,将于明年3月前全面实施。
据该媒体报道,政府正在考虑对主要从中国进口的各类商品实施进口限制。根据《印度时报》发表的一份报告,玩具、钢管、钢条、消费电子产品、电信产品、重型机械、纸张、橡胶制品和玻璃等物品将于明年纳入印度的强制性标准(BIS)体系。
从2021年3月起,许多不符合标准和非必需的进口将开始被限制。
消费者事务部长Ram Vilas Paswan说,在印度标准局准备好商务部关于高质量进口产品的规定后,许多不合格和非必需进口产品将从2021年3月起停止进口。
BIS将在2021年3月前为371个产品项目制定强制认证标准。
报告称,这371个税目包括多个细分领域,从钢铁、化工、制药、电机到家具和玩具。BIS总干事Pramod Kumar Tiwari进一步表示:印度商务部已经确定了371种商品的关税,这其中包括了中国的商品。我们正在努力加快建立这些强制标准以强化进口要求,并改善包括坎德拉(Kandla)、尼赫鲁(JNPT)和科钦(Cochin)等港口在内的政府所有港口的执法工作。BIS将会派出相关人员与海关人员一起在港口对货物开展现场检测。同时也对产品的原产国标识、生产日期、产品有效期等产品包装进行严格检查。
Tiwari补充说,大多数产品的强制性认证标准将在12月之前制定出台,其余产品的时间将在2021年3月之前制定。
报告称,该措施将暂停不合格产品的进口。值得注意的是,商务部去年已经确定了这些产品,一些官员表示,根据“Atmanirbhar Bharat”倡议,加快了实施限制进口的程序。根据这一倡议,印度计划减少不必要的进口,增加出口。
“Atmanirbhar Bharat”其实就是升级版的印度制造计划,通过发展经济,帮扶中小微企业,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营商环境,以技术为驱动实现自力更生,其主要目的就是减少进口,扩大出口。印度为了实现所谓“印度制造”大国梦想,可谓费劲心机。
该媒体称,虽然印度政府这样做的目的是消除不符合标准的进口,但此举似乎更是为了尽可能减少从中国的进口。不仅是中国商品,政府也在打压许多中国BIS认证申请。
早在今年4月22日,印度发布技术性贸易措施通报(通报号为G/TBT/N/IND/44/Add.7),公布第4批《电子和信息技术产品(强制注册要求)2012法令》产品目录,新增12项产品,包括2项LED灯具产品、5项信息类产品、3项影音类产品和2项家电类产品,涉及产品有照明、键盘、蓝牙耳机、USB外部硬盘驱动器、电磁炉、电饭煲等。同时,通报还指出该新增目录将于发布日6个月后实施,即2020年10月1日起生效。
目前,印度已就《电子和信息技术产品(强制注册要求)2012法令》发布4批产品目录,将56项信息类产品、家电、影音、灯具产品纳入强制注册要求。对于这些产品,法令要求必须在印度BIS认可的实验室进行相应标准的测试及注册,本体或外包装上加贴BIS标志等。目前BIS已颁发产品认证证书3万多份,涵盖农产品、纺织品、电子等几乎每一个工业领域。越来越多的出口到印度的产品品类被纳入到强制性认证产品的范畴。
事实上,早在2018年下半年印度海关就已开始严查BIS认证,已有不少卖家中招并遭受严重损失。由于印度电商发展迅猛、市场潜力巨大,在印度当地,除了服装为销售最快的品类之外,时尚配饰、家居装饰、厨房电器以及个人电子产品等其他类别的产品也得到当地市场的宠爱。所以印度成为我国外贸特别是跨境电商出口青睐的对象。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印度海关法例不仅很严也很坑。卖家货物到达当地之后,货权直接转移给买家,在买家没有同意的情况下,卖家不能退运。而且如果超过3天卖家货物未能成功清关,则会被当地海关没收拍卖,也由此导致许多卖家货物被没收,财货两空。
在为期一年的关税豁免期即将结束之际,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于当地时间9月1日发布最新公告,宣布再次延长包括智能手表和医用口罩等部分中国商品的关税豁免期。但与此前的一年延期相比,这次仅延长了4个月,至2020年底。
欧盟延长“暂停征收医疗物资进口关税和增值税”政策欧委会网站4月3日消息,应成员国及英国要求,欧盟委员会决定暂停征收自第三国进口医疗物资的关税和增值税。相关免税物资包括口罩等防护产品、病毒检测试剂盒、呼吸机、以及其他医疗设备。免税期自2020年1月31日起,有效期六个…
近日,认监委发布公告,根据《第一批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目录》(质检总局、认监委联合公告2001年第33号),5G移动用户终端属于强制性产品认证(以下简称CCC认证)范围。现将5G移动用户终端实施CCC认证的有关要求公告如下: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国际贸易,面对困难,我国坚持改善口岸营商环境,大力推进贸易便利,主动开放市场,积极扩大进口,不断培育外贸发展新优势,稳住外贸基本盘。中国外贸的稳定发展,不仅惠及中国经济和中国人民,也带动所有贸易伙伴共同发展,惠及全球经济和世界各国人民。…
是的。违反“消费品安全法”,未能提供儿童产品证书,在某些条件下发出虚假合格证书,以及不遵守“消费品安全法”第14条。违反“消费品安全法”可能导致民事处罚,可能导致刑事处罚和资产没收。 (2020/9/17 23:17:06)
是的。注册的小批量制造商必须始终认证其儿童产品符合适用于每个产品的潜在儿童产品安全规则。
对于A组中的那些规则,小批量制造商必须将其儿童产品证书(CPC)用于由CPSC接受的实验室进行的第三方测试。 (2020/9/17 23:16:23)
如果每批货物与以前的货物基本上没有变化,则可以接受单一的合格证书,但证书需要使用批/批信息或其他识别信息来描述所覆盖的产品的日期范围。 (2020/9/17 23:14:28)
CPSC要求由国内制造商或在美国以外制造的产品的进口商颁发合格证书。这意味着进口商不能简单地通过国外制造商的合格证书。 (2020/9/17 23:12:11)
是的。法律要求每个进口(和国内制造商)装运必须附有所需的证书。该要求适用于进口产品和国内制造的产品。 (2020/9/17 23:11:03)
证书必须基于由CPSC接受的实验室进行,且每个产品必须有足够样品通过测试。 (2020/9/17 23:10:24)